小米黎萬強回歸 魅族宣布裁員:國產手機的寒冬來臨
不管怎么說,小米高層的回歸救火,以及魅族的裁員計劃等一連串事件,都預示著2016年對于國產手機將是一個艱難時期。
1
科客網
http://www.ntgsjd.cn/news/8824.html
科客點評:大浪淘沙是必然的,熬得過低潮留下來的,才肯定是消費者認可的品牌。
2016年新年剛過不久,手機圈就陸續有重磅消息爆出:先是小米的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在微博宣布正式回歸小米,并且將負責小米市場和小米影業。而更讓人驚愕的是,魅族科技突然發布聲明,表示將對公司進行裁員,裁員比例不超過5%。兩大國產手機品牌同一天發布如此重大消息,不得不說這其中必定有什么風向開始發生著變化……
2014年10月時,小米聯合創始人、副總裁黎萬強突然宣布閉關了,之后的工作由林斌接管。對于很多熟悉小米的人來說,特別各位米粉們,當時對于這消息還是頗為驚愕的。在隨后的日子里,黎萬強就消失在了大家視線里,直到今年8月份才現身。原來這段時間黎萬強都去搞攝影去了,還徒步了一個月去云南,直到8月份在北京辦了個人攝影展。
今年38歲的黎萬強是小米聯合創始人之一,他精于營銷、創意,先后負責MIUI手機系統研發及小米網電商,5年時間里帶領團隊實現了小米手機無數次品牌及銷售的奇跡。
但也正是這一年時間里,手機圈里也發生了不少事情,很多東西和位置也悄然發生著變化。例如這一年是華為和榮耀發展最迅猛的時期,現在華為已經穩坐國產手機的頭把交椅。魅族也從以往的低調、精品路線,一下子發展成機海策略,宣傳營銷上和小米對著干,當然產品銷量增速也達到350%的巨大增量。
因此,黎萬強選擇在2016年開年時回歸小米,也正碰上了一個小米正陷入困境的時刻。當然,這不能算是黎萬強離開的錯,大環境來看,國內的手機市場整體都開始進入寒冬期。而這次黎萬強回歸,也可以看做是及時的火線救援。
白永祥發給員工的內部信中說到,“2015年已經走過了,魅族的銷量增長了350%,達到了2000萬臺。同時,我們的人員規模也增長到接近4000人。”
魅族今年的新機發布速度可以用“神速”來形容,年中時有媒體調侃道,小米Note每個月都重新發布一次,而魅族就太老實了,每個月都真的發布一款新機。在機海戰術的推動下,2000萬的銷量達成可以說在意料之中。盡管魅族沒有公布具體機型的銷量,但是魅藍系列毫無疑問是最大的功臣,特別是年底魅藍metal在雙11的亮眼表現,連華為和小米都要側目。
在早幾天的魅族舉行2015年終媒體溝通會上,魅族副總裁李楠在會上透露,魅族手機明年的目標是2500萬臺。這樣來看,手機銷量目標增速僅僅為25%,倒是有點出乎意料。另外李楠表示以后魅族和魅藍兩個品牌,其發布的頻率也會降低。雖然要再次達到350%的增速可能性幾乎為零,但這樣一來大家似乎覺得魅族有點過于保守。
魅族今年有這樣的飛速進步,無疑和阿里的5.9億美金注資有最大關系。“狂奔的蝸牛”一樣的魅族,為了支持如此高頻率的產品發布頻率和發布會,因此在過去一年進行了瘋狂的擴招,公司總人數已經接近4000人,平均每個月入職200人。任何企業在急速擴招的情況下,無疑收進來很多人才,但是渾水摸魚的也肯定不少。因此,這種情況下,優化公司人員結構只是表面上的話,再結合來年的產品發布頻率將會下降,裁員5%無疑是為了應對明年可能更加慘烈的國內競爭環境。
然而開年看到這兩個消息,卻并說不上是好事。2015年國產手機可以宣布正式打敗洋貨了,中國手機市場上,雖然蘋果和三星依然強勢,但國產品牌已經占據了大部分的份額。但吐氣揚眉的同時,又是一個顯露危險信號的一年。這一年國產手機出貨量為16億臺,但同比增長只有不到3%,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19.7%,顯然國產手機市場在高速發展之后,已經開始接近飽和。
小米在2015年年初時曾把出貨量定為1億臺,但今年以來一直調整目標,早前預計今年出貨量可能是8000萬臺,甚至到達年末時,小米內部已經將2015年的出貨量調低到7000萬臺。雖然出貨量再次達到高峰,但以往200%-300%的增長率這一年驟降到110%。
小米五年前的橫空出世,正好趕上了國產智能手機最好的爆發期,因此小米的發展過程,也側面反映了國產手機這幾年來的變化。連小米也感覺開始遭遇瓶頸,可見國產手機競爭的激烈,以及市場的逐漸飽和。
以華為和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沖到了前列,但是食物鏈上面的巨頭們發展壯大的同時,也擠壓著下面的小廠商和小供應鏈的生存環境。年中大可樂等三四線廠商的倒閉給大家敲響了警鐘,年底錘子的代工廠結業也再次給了大家一個信號,2016年可能真是國產手機寒冬期了。
因此魅族2016年年初的裁員計劃,顯然是做好迎接寒冬期的來臨,以往都是做3000元或以上的魅族,一直給人精品國產機的印象,但是這一年來依靠魅藍沖銷量,卻讓人把魅族和“性價比”掛鉤上了。繼續長期依靠千元機來沖銷量顯然不是魅族想要的。
但是高端市場卻一直被蘋果和三星霸占著,華為也僅僅是這兩年開始占據回一些高端市場份額。2015年小米推出的小米Note頂配版來沖擊3000元高端市場,但最終卻落得個在年底大降1000元促銷的份上。而魅族年底時打造的魅族PRO這個新系列的產品,也顯示魅族想重新沖回高端市場,但無奈用戶反映仍然不盡如人意,熱賣的依然是魅藍metal等幾款中低端產品。
2016年手機增速繼續放緩將是不爭的事實,因此除了手機業務,國產廠商都開始謀劃更多出路。就小米和魅族而言,小米黎萬強這次的回歸,除了重掌小米市場的重任,還要負責小米即將成立的小米影業,這將是小米從未涉足的新領域。而魅族在阿里Yun OS的加持下,2016年會布局智能家居,還聯合海爾一同狙擊小米。
不管怎么說,小米高層的回歸救火,以及魅族的裁員計劃,在加上小廠商、代工廠的相繼倒閉,預示著2016年對于國產手機將是一個艱難時期,但在這種壓力下,廠商對于消費者的責任心也顯然更加彌足珍貴。在艱難的在洋品牌手中搶回來份額的情況下,希望國產手機能真的自強,守住這來之不易的用戶和市場的信任。關注科客網官方微信kekebat,獲取更多精彩資訊。(文/Jeremy)
注:科客網原創文章,歡迎轉載與分享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浚達
████████████看 黃 魸 手 機 瀏 覽 噐 咑 幵:275236.c○m 郗蒛資羱!無需下載、直接欣賞,妳嬞鍀!████████████捉妝
塔爾荷
魅族能否出一款純銅邊框手機,
柳宿
大部分二三線廠商將會遭到洗牌
whip
優勝略汰正常啊